未来网记者了解到,上交所于5月11日向该公司下发了监管工作函,对媒体报道的以上事项做出了工作要求,其中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,董事,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。Mitbbs.com
面对社会舆情压力,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作出相关回应。在其回应公告中称“目前公司各条线业务经营正常。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,公司将继续坚守防疫一线,保持高标准严要求的检测水平,助力上海打赢疫情防控战。”Mitbbs.com
未来网记者就此事致电润达医疗,截至发稿前,电话无人接听。Mitbbs.com
此外,润达医疗4月28日曾在2021年年报业绩交流会上表示,在上海新冠检测中,公司检测规模排在前三,从3月份的每天数万管提升到目前每天30万管至40万管。Mitbbs.com
据东吴证券测算,以国内所有一线、二线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,人口数量为5.05亿来计算,巨大利益当前,IVD行业前所未有的火热,相关链条管理也逐渐引发各方关注。按照每个月常态化核酸的费用上线为1212亿元,年花费约1.45万亿元。Mitbbs.com
不难发现,对于第三方检测机构来说,其背后利润可观。Mitbbs.com
营收增长主要系新冠检测的业绩增量,相关负责人后悔“入股太晚”!Mitbbs.com
据天眼查信息显示,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1月6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记成立。法定代表人为刘辉,最终受益人为赵伟东,公司经营的范围包括从事医疗器械领域内技术咨询、技术转让、技术开发等。Mitbbs.com
未来网记者从其2021年年报中发现,该公司除了目前处在风口浪尖的“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测实验室”以外,还有另一家名为“黑龙江龙卫精准医学检验中心”(以下简称“黑龙江龙卫”)的第三方实验室。Mitbbs.com
值得注意的是,据其2021年年报介绍,单从细分业务来看,“公司下属的两家第三方实验室上海中科润达及黑龙江龙卫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.53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125.60%。惊人增长的背后,主要系新冠检测业务带来的业绩增量和常规检测业务的逐步恢复”。Mitbbs.com
戏剧性的是,据《证券时报》消息,在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测实验室被曝出“假阳性”事件的十几天前,公司相关负责人还后悔对新冠检测业务“入股太晚”。4月28日该公司召开了2021年年报业绩交流会,在业绩交流会上,润达医疗相关负责人称“倘若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投入更多力量到新冠检测,可能利润会好很多,这也是管理层最近所检讨的。”Mitbbs.com
2021年,润达医疗实现营业收入88.60亿元,同比增长25.33%;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,022.91万元,同比增长15.23%;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为346,273.44万元,基本每股收益0.66元。Mitbbs.com
据天眼查数据显示,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控股了56家公司,其中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。Mitbbs.com
同时,该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季报显示,今年的1-3月总营收实现21.7亿元,同比增长7.34%,但净利润却大幅下降44.81%,仅为7987万。Mitbbs.com
润达医疗在5月10日发布的《风险提示公告》中称,“受上海、东北等地区疫情影响,各地严格执行“动态清零”的方针政策,采取全域静态管理等措施,上述地区终端医院正常就诊活动出现阶段性的大幅下降,导致院内常规检测需求阶段性下滑。”Mitbbs.com
润达医疗在今年的年报交流会中曾经表示,2022年4月开始,公司检测能力大幅提升,从3月份的每天数万管提升到目前每天30-40万管。但润达医疗在5月10日发布的《风险提示公告》中还表示,“公司主营业务包括:商业综合服务板块(IVD传统供应链业务、集约化业务/区域检验中心业务、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业务)和工业板块(IVD产品研发生产业务、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业务)。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,并无重大变化。”Mitbbs.com
此外,今年4月23日,合肥官方曾经通报“合肥和合医学检验实验室、合肥诺为尔医学检验实验室因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、严重超过承诺时间出具检测报告,影响合肥市对疫情形势及时研判。同时还几次出具‘假阳性’报告,严重干扰了合肥疫情防控大局。”Mitbbs.com
5月9日,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、新闻发言人李昂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在近期的飞行监督检查中发现,个别核酸检测机构存在送检不及时、报告不准确、实验室管理不严格等问题,严重影响核酸检测质量和疫情防控工作效果。 Mitbbs.com